內容:紅冠水雞
適用單元:動物分類 鳥類 生態 動物行為
地點:殺蛇溪
來源:YouTube(自己拍的)
2007-12-30
2007-11-13
2007-10-29
蒸散作用實驗-美國芹菜
日前看到教師手冊以及一篇論文,均提及使用美國芹菜作為蒸散作用實驗材料的替代版。雖然近日菜價高漲,不過一年就只教一次,不試試實在太可惜了。
買到芹菜後,發現有幾個優缺點:
1.葉柄不易折斷;
2.維管束明顯;
3.葉子通常都很少,一節課下來不容易看到葉子被染色;
4.比一般芹菜貴。
所以經過考量後,還是改為示範實驗,除了成本考量,其實使用美國芹菜示範的明顯效果應該可以和一般芹菜實驗操作相比。幾節課下來也得到一些想法供大家參考:
1.可先探討如何觀察維管束,然後提出使用染色方法,也可以讓學生先預測會染到木質部還是韌皮部?
2.進行橫切給各排觀察時,可以切薄一點,透光看感覺更好。
3.別忘了也要縱切讓學生觀察。
4.提醒學生別亂吃。
以下是幾相關照片(不過很多張都跑焦了):
買到芹菜後,發現有幾個優缺點:
1.葉柄不易折斷;
2.維管束明顯;
3.葉子通常都很少,一節課下來不容易看到葉子被染色;
4.比一般芹菜貴。
所以經過考量後,還是改為示範實驗,除了成本考量,其實使用美國芹菜示範的明顯效果應該可以和一般芹菜實驗操作相比。幾節課下來也得到一些想法供大家參考:
1.可先探討如何觀察維管束,然後提出使用染色方法,也可以讓學生先預測會染到木質部還是韌皮部?
2.進行橫切給各排觀察時,可以切薄一點,透光看感覺更好。
3.別忘了也要縱切讓學生觀察。
4.提醒學生別亂吃。
以下是幾相關照片(不過很多張都跑焦了):
2007-10-17
中華民國第二十三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主題:關鍵能力與競爭實力
日期:2007年12月13日~15日
地點:高雄師範大學燕巢校區
相關網址:http://seminar2007.ase-t.org.tw/
http://140.122.146.152:8080/22se/ (第二十二屆網址,有論文彙編可參考)
日期:2007年12月13日~15日
地點:高雄師範大學燕巢校區
相關網址:http://seminar2007.ase-t.org.tw/
http://140.122.146.152:8080/22se/ (第二十二屆網址,有論文彙編可參考)
2007-10-07
今年的稻草浸液
自從去年的稻草浸液成功找到草履蟲之後,今年就依樣畫葫蘆做了幾罐,沒想到跑出來的生物出乎意料之外,所以就用網路上學到的方法,利用webcam將影像大概拍下來,就是下面這張:

不過我也不知是什麼蟲,有機會來查查圖鑑。至於有什麼淡水微生物圖鑑呢?網路上有一本日文的淡水微生物圖鑑,雖然種類不算很多,不過相當清楚,有興趣的老師可以下載來看看:
http://www.digitalsolution.co.jp/nature/science/plankton/webpdf/
此外,這個暑假的校園觀察和地下水湧出事件,讓我也看到學校更多可能會有淡水微生物的地方,等到下次的水中小生物觀察,再來讓學生大吃一驚吧!

不過我也不知是什麼蟲,有機會來查查圖鑑。至於有什麼淡水微生物圖鑑呢?網路上有一本日文的淡水微生物圖鑑,雖然種類不算很多,不過相當清楚,有興趣的老師可以下載來看看:
http://www.digitalsolution.co.jp/nature/science/plankton/webpdf/
此外,這個暑假的校園觀察和地下水湧出事件,讓我也看到學校更多可能會有淡水微生物的地方,等到下次的水中小生物觀察,再來讓學生大吃一驚吧!
2007-10-06
搞笑諾貝爾獎
今年的諾貝爾獎下禮拜就會出爐了,不過在這之前,2007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已經公布,其中經濟學獎由台灣人謝國楨先生獲獎。雖然說搞笑諾貝爾聽起來似乎有點嘲諷意味,不過部分獎項的創意以及國外學者對於這種幽默的接受度,其實也挺令人讚賞。
開始期待下禮拜的諾貝爾獎了。
【相關新聞】
自由時報-台灣人發明擒賊網 獲搞笑諾貝爾
另類台灣之光
Ig Nobel Prizes Stranger Than Fiction
【相關書籍】
怎麼有人研究這個?──法醫昆蟲學家的搞笑諾貝爾報告
搞笑諾貝爾獎
開始期待下禮拜的諾貝爾獎了。
【相關新聞】
自由時報-台灣人發明擒賊網 獲搞笑諾貝爾
另類台灣之光
Ig Nobel Prizes Stranger Than Fiction
【相關書籍】
怎麼有人研究這個?──法醫昆蟲學家的搞笑諾貝爾報告
搞笑諾貝爾獎
2007-10-05
2007-10-02
2007-08-22
可樂水舞
上一篇提到有關網路流言,就想到一兩年前流傳的可樂加曼陀珠會導致爆炸,關於這個流言Discovery的流言終結者也有探討過,不過原理是什麼呢?大家可以看看這篇文章(中文)中提到的「成核過程」(英文)原理。
以下有些相關的影片:
1.我自己做的實驗。(看起來很沒勁)
2.網路上的照片。(圖片來源:http://photocdn.sohu.com/20061117/Img246440410.jpg)

3.應用篇:可樂水舞第一集。
4.應用篇:可樂水舞第二集。
【參考文章】
貢丸的科學部落格: 有機實驗動手做 - 四氫呋喃(THF)的除水操作(下)
貢丸的科學部落格: 神奇的可樂水舞
以下有些相關的影片:
1.我自己做的實驗。(看起來很沒勁)
2.網路上的照片。(圖片來源:http://photocdn.sohu.com/20061117/Img246440410.jpg)

3.應用篇:可樂水舞第一集。
4.應用篇:可樂水舞第二集。
【參考文章】
貢丸的科學部落格: 有機實驗動手做 - 四氫呋喃(THF)的除水操作(下)
貢丸的科學部落格: 神奇的可樂水舞
推薦電視節目:「流言終結者」、「流言追追追」
以前上課播放一片老舊VCD發現有掉格現象,學生說之前上時事課時,大家輪流找主題上台報告,其中一次報告提到如果光碟片發生這種情形,用奇異筆塗黑便能繼續播放。問學生們是否相信,他們多數表示同意,但卻沒人試過。
想到這也許是破除他們對網路資訊不加思考便接受的機會,反正這片VCD本來就預計要淘汰,不如讓他們做做實驗。結果呢?VCD報廢了。
現在資訊氾濫,如果對知識一知半解,或是資訊來源片面,往往會造成許多誤解與迷思,甚至有可能只相信一些比較聳動的東西(例如學生大部分喜歡看一些怪譚或神秘事件),反而不相信教科書或老師。雖說教科書不全然正確,但是要打破教科書的論點不能只憑吸引人的故事吧!
推薦兩個探討流言的節目:
1.流言追追追:這是公共電視和國科會合作的節目。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播出時間:每週一、三下午六點至六點半,其餘重播時間請看此。
2.流言終結者:相關部落格請看此。
播出頻道:Discovery。
播出時間:每週四晚間11點。
想到這也許是破除他們對網路資訊不加思考便接受的機會,反正這片VCD本來就預計要淘汰,不如讓他們做做實驗。結果呢?VCD報廢了。
現在資訊氾濫,如果對知識一知半解,或是資訊來源片面,往往會造成許多誤解與迷思,甚至有可能只相信一些比較聳動的東西(例如學生大部分喜歡看一些怪譚或神秘事件),反而不相信教科書或老師。雖說教科書不全然正確,但是要打破教科書的論點不能只憑吸引人的故事吧!
推薦兩個探討流言的節目:
1.流言追追追:這是公共電視和國科會合作的節目。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播出時間:每週一、三下午六點至六點半,其餘重播時間請看此。
2.流言終結者:相關部落格請看此。
播出頻道:Discovery。
播出時間:每週四晚間11點。
2007-07-27
2007-07-23
生物筆記分享
這是一位國中學生的生物筆記,從內容可以看出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以及教師的用心教學。
觀看生物筆記分享
引用網址:http://blog.hsjh.tc.edu.tw/plog/Yukie/9/post/68/1309
觀看生物筆記分享
引用網址:http://blog.hsjh.tc.edu.tw/plog/Yukie/9/post/68/1309
2007-07-09
2007-06-29
2007-06-24
水晶寶寶是什麼?

最近學生圈中流行「水晶寶寶」,又稱水珍珠或水晶眼淚,學生說把這些水晶寶寶放在溫水中,不要淹過球體,他們就會交配並且生下小寶寶。在學生想像力的賦予下,這種無生命的東西會完成生長、交配、繁殖等生命現象。其實水晶寶寶的成分主要是一種丙烯酸聚合物,原先是水族箱中的替代性土壤,稱為「魔晶土」,因為吸水性強,吸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分裂,看起來就像繁殖的過程。
不過目前市面上販售的水晶寶寶沒有相關的標示,根據專家說法在(聚合)處理過程中,如果沒有把殘留的丙烯酸單體去除,會有毒性,而且染色劑也是有機化合物也有毒性,接觸久了,有可能導致中毒,也有可能讓不知情的小朋友誤食造成氣管堵塞或是中毒。
日前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進行相關檢驗的結果顯示,主要材質為吸水性樹脂,即丙烯醯胺與丙烯酸之共聚合物,並不含苯乙烯的危害物質,且經鉛、鎘、鋇、鉻、汞、硒、銻、砷等八個重金屬溶出濃度試驗,發現均符合標準,不過可能使用工業用染料或顏料,使用時應特別小心,避免兒童把玩及誤食。
【參考資料】
水晶寶寶傳說?
行政院消保會關切水晶寶寶潛藏之危險
標準局檢驗 未發現苯乙烯成分
相關新聞報導: 東森 民視 台視 香港明報
趣味科學玩具—只喝水的膨脹動物(pdf)
2007-06-19
公共電視--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問題系列節目
首次播出時間:2007年6月20日 22:00~23:00
節目內容:
6/20、21(三、四) 全球氣候危機
6/25(一) 暖化的真相
6/26(二) 搶救地球大作戰
6/27(三) 全球黯化現象
6/28(四) 失落的天堂:沙塵暴
首次播出時間:2007年6月20日 22:00~23:00
節目內容:
6/20、21(三、四) 全球氣候危機
6/25(一) 暖化的真相
6/26(二) 搶救地球大作戰
6/27(三) 全球黯化現象
6/28(四) 失落的天堂:沙塵暴
2007-06-18
好書分享:越讀者
會想推薦這本書,是因為其中談論到中學生的閱讀、教科書和補習的一些問題。其實也間接反映出教書過程中閱讀視界越來越狹隘的悲哀:
參考書,是刺激考場上腎上腺素分泌的興奮劑。至於補習班?那不過是提供大量興奮劑的轟趴。興奮劑當然有助於你衝刺考試,但,改變不了那是興奮劑的事實與本質。(引自郝明義,2007)
相關連結
中學的「我考故我在」(摘錄)
越讀者內容簡介
討論區
郝明義的部落格
參考書,是刺激考場上腎上腺素分泌的興奮劑。至於補習班?那不過是提供大量興奮劑的轟趴。興奮劑當然有助於你衝刺考試,但,改變不了那是興奮劑的事實與本質。(引自郝明義,2007)
相關連結
中學的「我考故我在」(摘錄)
越讀者內容簡介
討論區
郝明義的部落格
2007-06-16
水螅
全國super教師獎得主經驗分享研習
研習時間:2007年7月7日(六)8:30~16:30
研習地點:屏東市至正國中三樓視聽教室
研習計畫:全國super教師獎得主經驗分享研習計劃書
請上教師進修中心網站報名,研習資訊網址:http://inservice.org.tw/script/CourseView.aspx?CourseId=49745
研習地點:屏東市至正國中三樓視聽教室
研習計畫:全國super教師獎得主經驗分享研習計劃書
請上教師進修中心網站報名,研習資訊網址:http://inservice.org.tw/script/CourseView.aspx?CourseId=49745
2007-06-13
96年度「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研習班進階班
研習日期:96年8月1~6日
研習地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分部、翡翠水庫
報名日期:96年5/20~6/23
繳費金額:2500元
詳細資訊:http://140.122.143.143/biosym/re96.htm
課程內容:http://140.122.143.143/biotechclass/re962.pdf
研習地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分部、翡翠水庫
報名日期:96年5/20~6/23
繳費金額:2500元
詳細資訊:http://140.122.143.143/biosym/re96.htm
課程內容:http://140.122.143.143/biotechclass/re962.pdf
2007-06-06
自然生態學習網-生態攝影比賽
詳細辦法網址
【參賽對象】全國中小學、大專在校學生
【競賽主題】
靜態圖片:以系列圖片(4-6張照片為限)須輔以文字說明以呈現生態之美
【注意事項】:註冊為生態網會員http://nature.edu.tw
【參賽對象】全國中小學、大專在校學生
【競賽主題】
靜態圖片:以系列圖片(4-6張照片為限)須輔以文字說明以呈現生態之美
動態影像:以動畫或視訊(video)呈現生態之美(須輔以口白、背影音樂或文字說明)。
多媒體簡報:結合圖片、動畫、視訊,以呈現生態之美,可配合適當口白、文字或背景音樂等
【注意事項】:註冊為生態網會員http://nature.edu.tw
線上報名:
上傳作品:
2007-06-02
2007-05-08
【影片分享】海闊天空-十年之後
十年之前,天下雜誌每年出版一冊教育專刊「海闊天空」,如今,十年過去了。
現在的教育是否變得更好或是更差,對於這些問題應該不只是政治、媒體或是某些立場正確的觀點,也不只是圈內圈外的對立。
在這十年間,一本企業和趨勢觀察為主的雜誌又看到了什麼?可以欣賞他們拍攝的影片,或許我們都會有不一樣的看見。
【影片連結】
海闊天空-十年之後
現在的教育是否變得更好或是更差,對於這些問題應該不只是政治、媒體或是某些立場正確的觀點,也不只是圈內圈外的對立。
在這十年間,一本企業和趨勢觀察為主的雜誌又看到了什麼?可以欣賞他們拍攝的影片,或許我們都會有不一樣的看見。
【影片連結】
海闊天空-十年之後
蜂舞是本能還是學習行為?
自從六十年前Karl von Frisch發現蜜蜂會將蜜源的距離和方向的資訊編進舞蹈後,相關研究一直持續不歇。
一般課文中會將蜜蜂的舞蹈視為用來溝通的本能行為,也就是與生俱來便會表現的行為,不過根據日前的新聞,蜜蜂的基因定序完成後,卻發現沒有與舞蹈相關的基因,也就是說蜜蜂所表現的舞蹈是後天學習而得。
【相關文章】
(2006)基因定序完成/蜜蜂溝通之舞,後天學來的
(2001)飛到哪了?
(2002)蜜蜂為何要跳舞?
(2003)蜜蜂的工作之預測-基因與行為的關聯
一般課文中會將蜜蜂的舞蹈視為用來溝通的本能行為,也就是與生俱來便會表現的行為,不過根據日前的新聞,蜜蜂的基因定序完成後,卻發現沒有與舞蹈相關的基因,也就是說蜜蜂所表現的舞蹈是後天學習而得。
【相關文章】
(2006)基因定序完成/蜜蜂溝通之舞,後天學來的
(2001)飛到哪了?
(2002)蜜蜂為何要跳舞?
(2003)蜜蜂的工作之預測-基因與行為的關聯
測量反應時間
課本中測量反應時間的實驗是以「接尺活動」進行,如果想要用其他有趣的方式來替代,可以考慮資訊融入的方式。
可先點選超連結:bullettime,進入網頁後玩遊戲。在開槍的同時按下滑鼠左鍵,根據你的反應時間來判斷能否躲過子彈,同時也會顯示反應時間。
這個遊戲有幾點可以討論:
1.只聽聲音或只看影像來測量反應時間的差異,進一步可以探討運動會時裁判鳴槍時,計時員該聽聲音或看煙霧。
2.神經傳導途徑的差異。
3.遊戲是否過於暴力呢?
可先點選超連結:bullettime,進入網頁後玩遊戲。在開槍的同時按下滑鼠左鍵,根據你的反應時間來判斷能否躲過子彈,同時也會顯示反應時間。
這個遊戲有幾點可以討論:
1.只聽聲音或只看影像來測量反應時間的差異,進一步可以探討運動會時裁判鳴槍時,計時員該聽聲音或看煙霧。
2.神經傳導途徑的差異。
3.遊戲是否過於暴力呢?
【校園生物】衣蛾
日前大家看到像瓜子般的蟲繭黏在牆上,原來那是「衣蛾」。
其實大家一開始,大概都像網路作家萬金油的「謎樣的生物」一樣感到困惑。透過蕭文鳳這篇「衣魚與衣蛾之生態防治」,可以瞭解衣蛾幼蟲會吐絲作繭,兩端開口供取食及行動,以羊毛、毛髮、毛皮、羽毛為食,會破壞紡織品,至於詳細的資料可連結蕭文鳳的文章閱讀,如要瞭解正確的分類名稱,則可看看顏聖紘教授的這篇「台灣的衣蛾到底是哪一種?」。
校園還有其他小生物嗎?等大家多多挖掘囉。
【參考資料】
蕭文鳳:衣魚與衣蛾之生態防治
顏聖紘:台灣的衣蛾到底是哪一種?
【相關科展作品】
石頭蟲、瓜子蟲、兩頭蟲?聰明的建築師-衣蛾是也
其實大家一開始,大概都像網路作家萬金油的「謎樣的生物」一樣感到困惑。透過蕭文鳳這篇「衣魚與衣蛾之生態防治」,可以瞭解衣蛾幼蟲會吐絲作繭,兩端開口供取食及行動,以羊毛、毛髮、毛皮、羽毛為食,會破壞紡織品,至於詳細的資料可連結蕭文鳳的文章閱讀,如要瞭解正確的分類名稱,則可看看顏聖紘教授的這篇「台灣的衣蛾到底是哪一種?」。
校園還有其他小生物嗎?等大家多多挖掘囉。
【參考資料】
蕭文鳳:衣魚與衣蛾之生態防治
顏聖紘:台灣的衣蛾到底是哪一種?
【相關科展作品】
石頭蟲、瓜子蟲、兩頭蟲?聰明的建築師-衣蛾是也
以凡士林塗抹葉片下表皮會影響光合作用的那個階段?
這是測驗卷上的問題,答案是光合作用中的暗反應,理由是二氧化碳無法從氣孔進入,暗反應缺乏原料而無法進行。但若深思這個問題,會發現幾點疑問。
第一、會不會影響光反應?根據目前所查到的資料,沒有進行這種處理的實驗結果可供說明,若是從氣孔被堵塞的情形來想,應該會影響植物的蒸散作用,進一步影響水分的運輸,致使缺少水進行光反應。至於是否會因氣孔堵塞,氧氣累積而產生反饋抑制光反應,應該需要研究來支持,而不是以類推方式來判斷(氧氣累積產生的影響請看第二點)。
第二、真的是因為缺乏二氧化碳而會影響暗反應嗎?這題目應該是習慣由課本中的模式圖來進行推論的國中考題,解釋這樣的實驗處理會影響暗反應時,大家會從缺乏反應原料(二氧化碳)來源作為解釋的理由。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但氣孔關閉時,不進行暗反應的理由,卻不一定是像工廠缺少原料般簡化。
廖玉琬等(1999)和鍾楊聰等(2005)提到,在酷熱及乾燥的氣候,多數植物(C3植物)會關閉氣孔,保留水分,也因此限制二氧化碳的進氣量,導致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在這種氣室內二氧化碳降低、氧氣逐漸累積的情形下,會進行光呼吸作用。當氣室內氧氣超過二氧化碳濃度時,固定二氧化碳所使用的rubisco在缺乏二氧化碳原料時,會接受氧氣取代二氧化碳,卡爾文循環中的一段二碳化合物會從葉綠體輸出,粒線體和過氧化物酶體會分解二碳化物生成二氧化碳,但是光呼吸作用不會產生ATP,而且整體來看,會從卡爾文循環消耗有機物質而降低光合作用的產量。
第三、植物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不能作為此種情況的補充來源嗎?其實常會碰到學生詢問這個問題:「植物呼吸作用生的二氧化碳,能不能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說實在的,一直找不出答案,所以提出來也希望有人能協助解答。
所以從以上幾點來看,雖然有些考題從模式圖可以設計出很多推論的題目,但是不宜過度推論,而且要在學生能理解的範圍內作適當的解釋(像光呼吸作用並不適合在國中階段講解),讓學生學習合適的知識架構和概念,而不是在追求考題變化中學到似是而非的觀念。
【參考資料】
廖玉琬等譯(1999):植物生理學。台北:啟英文化。
鍾楊聰等譯(2005):生物學。台北,台灣培生。
第一、會不會影響光反應?根據目前所查到的資料,沒有進行這種處理的實驗結果可供說明,若是從氣孔被堵塞的情形來想,應該會影響植物的蒸散作用,進一步影響水分的運輸,致使缺少水進行光反應。至於是否會因氣孔堵塞,氧氣累積而產生反饋抑制光反應,應該需要研究來支持,而不是以類推方式來判斷(氧氣累積產生的影響請看第二點)。
第二、真的是因為缺乏二氧化碳而會影響暗反應嗎?這題目應該是習慣由課本中的模式圖來進行推論的國中考題,解釋這樣的實驗處理會影響暗反應時,大家會從缺乏反應原料(二氧化碳)來源作為解釋的理由。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但氣孔關閉時,不進行暗反應的理由,卻不一定是像工廠缺少原料般簡化。
廖玉琬等(1999)和鍾楊聰等(2005)提到,在酷熱及乾燥的氣候,多數植物(C3植物)會關閉氣孔,保留水分,也因此限制二氧化碳的進氣量,導致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在這種氣室內二氧化碳降低、氧氣逐漸累積的情形下,會進行光呼吸作用。當氣室內氧氣超過二氧化碳濃度時,固定二氧化碳所使用的rubisco在缺乏二氧化碳原料時,會接受氧氣取代二氧化碳,卡爾文循環中的一段二碳化合物會從葉綠體輸出,粒線體和過氧化物酶體會分解二碳化物生成二氧化碳,但是光呼吸作用不會產生ATP,而且整體來看,會從卡爾文循環消耗有機物質而降低光合作用的產量。
第三、植物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不能作為此種情況的補充來源嗎?其實常會碰到學生詢問這個問題:「植物呼吸作用生的二氧化碳,能不能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說實在的,一直找不出答案,所以提出來也希望有人能協助解答。
所以從以上幾點來看,雖然有些考題從模式圖可以設計出很多推論的題目,但是不宜過度推論,而且要在學生能理解的範圍內作適當的解釋(像光呼吸作用並不適合在國中階段講解),讓學生學習合適的知識架構和概念,而不是在追求考題變化中學到似是而非的觀念。
【參考資料】
廖玉琬等譯(1999):植物生理學。台北:啟英文化。
鍾楊聰等譯(2005):生物學。台北,台灣培生。
樹皮有沒有包含形成層?
「樹皮有沒有包含形成層」,這個問題在不同版本的國中生物課本中僅有模糊的定義且無圖片解說。
首先要瞭解的是,國中教科書中所知的形成層是「維管束形成層」,而非「木栓形成層」。其次要確定的是樹皮的範圍與包含的組織。
莖部進行初級生長後,莖表皮組織會剝落,而由木栓形成層所產生的木栓組織扮演起保護的 功用,莖部的木栓層和木栓形成層則共同組成周皮(periderm)。(鍾楊聰等,2005)
樹皮(bark)的定義泛指維管束形成層以外的之組織,由內而外包含了次級韌皮部、 木栓形成層和木栓層(圖片可參考植物形態與功能),換言之,樹皮即韌皮部和周皮二者之總和(鍾楊聰等,2005;易希道等,1981;易希道等,1972)。
所以,樹皮並沒有包含(維管束)形成層。
【參考網站】
國立嘉義大學植物學實習">(pdf檔)
仙人掌花園植物學教學網
植物形態與功能(pdf檔)
【參考資料】
易希道等譯(1972):普通植物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易希道等譯(1981):斯氏植物學。台北,徐氏基金會。
鍾楊聰等譯(2005):生物學。台北,台灣培生。
首先要瞭解的是,國中教科書中所知的形成層是「維管束形成層」,而非「木栓形成層」。其次要確定的是樹皮的範圍與包含的組織。
莖部進行初級生長後,莖表皮組織會剝落,而由木栓形成層所產生的木栓組織扮演起保護的 功用,莖部的木栓層和木栓形成層則共同組成周皮(periderm)。(鍾楊聰等,2005)
樹皮(bark)的定義泛指維管束形成層以外的之組織,由內而外包含了次級韌皮部、 木栓形成層和木栓層(圖片可參考植物形態與功能),換言之,樹皮即韌皮部和周皮二者之總和(鍾楊聰等,2005;易希道等,1981;易希道等,1972)。
所以,樹皮並沒有包含(維管束)形成層。
【參考網站】
國立嘉義大學植物學實習">(pdf檔)
仙人掌花園植物學教學網
植物形態與功能(pdf檔)
【參考資料】
易希道等譯(1972):普通植物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易希道等譯(1981):斯氏植物學。台北,徐氏基金會。
鍾楊聰等譯(2005):生物學。台北,台灣培生。
裸子植物有沒有年輪
課文中以被子植物介紹木質部、韌皮部、形成層等構造,也探討年輪的形成,但有些學生會質疑:「一般常見的木材或神木為裸子植物,為何也會有年輪?」
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的是:是不是被子植物才有年輪?由生活經驗和一般常見的影片、圖片來看,裸子植物也有年輪。
其次,要探討的是(裸子植物的)年輪如何形成?植物莖的生長可分為初級生長和次級生長,次級生長可使莖加粗,而扮演次級生長的分生組織包括維管束形成層和木栓形成層,在維管束形成層內側會產生次級木質部,隨時間累積的次級木質部形成層一般通稱的木材(wood)。溫帶地區多年生植物的木材隨季節變化,其次級生長速率受到影響,冬天形成層細胞休眠,春天形成層細胞生長旺盛且分裂速率快,所產生的假導管和導管管徑大且管壁薄,夏天則相對小且壁厚,如此交替,各年生長間的界線通常相當明顯,而形成年輪。
裸子植物具有木材,其木材以松柏類為主,構造較雙子葉植物木材簡單而一致,主要由假導管構成。因此綜合上述,在溫帶地區生長的松柏類裸子植物,也會因季節變化造成次級生長速率受到影響,而形成年輪。
最後要探討的是此問題背後的迷思:1.木本植物的定義;2.裸子植物沒有形成層;3.年輪的有無是由維管束排列方式決定。木本植物是指其莖的次級分生組織活動的期限長,能持續加粗且質地堅硬的植物。所有裸子植物、多數雙子葉和極少數單子葉植物會進行次級生長加厚,其中裸子植物和木本雙子葉會形成木材。而木材上年輪的形成是因為季節變化造成次級生長速率不均所致,並非維管束的排列方式。
因此,總結來說,裸子植物有維管束形成層,會形成木材,且會因季節變化形成年輪。
【參考資料】
易希道等譯(1972):普通植物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易希道等譯(1981):斯氏植物學。台北,徐氏基金會。
鍾楊聰等譯(2005):生物學。台北,台灣培生。
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的是:是不是被子植物才有年輪?由生活經驗和一般常見的影片、圖片來看,裸子植物也有年輪。
其次,要探討的是(裸子植物的)年輪如何形成?植物莖的生長可分為初級生長和次級生長,次級生長可使莖加粗,而扮演次級生長的分生組織包括維管束形成層和木栓形成層,在維管束形成層內側會產生次級木質部,隨時間累積的次級木質部形成層一般通稱的木材(wood)。溫帶地區多年生植物的木材隨季節變化,其次級生長速率受到影響,冬天形成層細胞休眠,春天形成層細胞生長旺盛且分裂速率快,所產生的假導管和導管管徑大且管壁薄,夏天則相對小且壁厚,如此交替,各年生長間的界線通常相當明顯,而形成年輪。
裸子植物具有木材,其木材以松柏類為主,構造較雙子葉植物木材簡單而一致,主要由假導管構成。因此綜合上述,在溫帶地區生長的松柏類裸子植物,也會因季節變化造成次級生長速率受到影響,而形成年輪。
最後要探討的是此問題背後的迷思:1.木本植物的定義;2.裸子植物沒有形成層;3.年輪的有無是由維管束排列方式決定。木本植物是指其莖的次級分生組織活動的期限長,能持續加粗且質地堅硬的植物。所有裸子植物、多數雙子葉和極少數單子葉植物會進行次級生長加厚,其中裸子植物和木本雙子葉會形成木材。而木材上年輪的形成是因為季節變化造成次級生長速率不均所致,並非維管束的排列方式。
因此,總結來說,裸子植物有維管束形成層,會形成木材,且會因季節變化形成年輪。
【參考資料】
易希道等譯(1972):普通植物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易希道等譯(1981):斯氏植物學。台北,徐氏基金會。
鍾楊聰等譯(2005):生物學。台北,台灣培生。
訂閱:
文章 (Atom)